亚马逊创办人贝佐斯(Jeff Bezos)周五(3日)预测,未来10到20年内,千兆瓦级的数据中心将建在太空中,因为有可持续供应的太阳能,这些太空中的数据中心性能最终会超越地球的设施。
贝佐斯在意大利科技周(Italian Tech Week)与Ferrari及Stellantis董事长John Elkann的炉边座谈中表示,“接下来会发生的事之一,确切时间不好说,我预期约10年以上、不超过20年,我们将开始在太空建造这些巨型千兆瓦级数据中心”。
由于地球上的数据中心对电力与冷却用水的需求不断增加,“轨道数据中心”这个概念逐渐受到关注。
贝佐斯认为,这些大型训练集群最好建在太空中,因为那里有全天候的太阳能,没有云、没有雨、没有天气干扰。未来几十年内,太空将能打败地面数据中心的成本。
贝佐斯继续说道,“这已经在气象卫星与通信卫星上发生,下一步就是数据中心,之后还会有其他类型的制造业”。换言之,未来二十年内,太阳持续供应光子的能量将驱动千兆瓦级数据中心,填满地球轨道。
不过,将数据中心建在太空也面临自身挑战,例如维护与升级的困难、火箭发射成本高昂,以及有发射失败的风险。若要实现这个梦想,需要重型运载火箭将各种组件运送到轨道并返回地球,而贝佐斯的蓝色起源(Blue Origin)正在打造这样的火箭。
即便有充足电力供应,轨道数据中心仍需有效排出千兆瓦级的热能,这主要靠辐射方式散热。而国际空间站(ISS)的散热器最多只能排出约70千瓦热能。此外,数据中心运营者还需应对频繁的位元反转问题,除非航舱能足够防护太阳带电粒子与外太空的宇宙射线。
另有一个问题是“延迟”(latency)状况。数据中心停放在不同高度时,访问延迟会不同,低地球轨道约20–40毫秒,而地球同步卫星则可能高达600毫秒。相比地面数据中心网络,这简直是个漫长等待。不过贝佐斯认为,虽然这些设施不适合某些对延迟敏感的工作负载,但对于延迟要求较低、能耗较大的工作负载,太空数据中心可能是理想选择。
另外谈到AI浪潮,贝佐斯认为这与2000年初网络泡沫时期相似,早期有大量炒作,随后可能出现崩盘。他表示,应极度乐观看待AI对社会与生活的正面影响,就像25年前网际网络带来的影响一样,它是真实且长久的。重要的是,要将可能出现的泡沫及其崩溃的后果,与实际的现实分开看待。AI的好处将会被广泛传播,并普及到各个角落。
(首图来源:shutterstock)
顺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